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美报告称三成中国制造将改姓 专家驳美重当老大还得等

2011年11月16日来源:法制晚报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和美国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已促使一些美国厂商把生产活动迁回美国本土,并预计未来10年内将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一潮流。
  波士顿的报告称,中国制造业相对美国曾经*性的成本优势将在未来10年内迅速衰减,中国工资增长、美国高效率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将大大缩小成本鸿沟。
  报告预计,30%左右从中国进口产品将在5年内重新回到美国生产,包括电脑和电子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家电产品、化纤橡胶、家具制造等。
  报告列举了一系列已经开始行动的美国企业名单,包括耳机生产商SleekAudio、玩具生产商Wham-O,甚至不乏汽车制造巨头福特公司和装备制造商卡特彼勒这样的大企业。报告预计,到2020年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
  原因分析
  生产力提高 中国人力优势不再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哈罗德·希尔金指出,未来五年在美国一些地区制造的商品,生产成本将只比中国大陆沿海城市略高5%至10%。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超过中国大陆,再加上运输的成本,令中国制造的优势更小。
  报告分析称,由于中国的人均工资以每年17%的速度上涨,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之间的工资成本差异正迅速收窄。
  而过去20年,尽管中国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十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
  影响解读
  有撤有留 世界仍需“中国制造”
  不过,报告也承认,这些企业的撤出并不妨碍中国继续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报告认为,中国拥有无限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庞大的人才储备,这保证了中国在一系列制造业领域保持增长力。
  实际上,出于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能力的目的,大部分跨国公司还是会把生产扎根在中国,而不是迁走。
  此外,即便是工资上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比欧洲更具优势。到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仍然只相当于欧洲的35%,在这样的优势面前,欧洲仍然需要依靠中国作为主要的制造业基地。
  专家反驳
  中美人力成本短期难扯平
  “这真是有点瞎掰。”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今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对“2015年中美劳动力成本持平”这一论断表示不认可。
  她说,首先中国工资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达不到17%的速度,一线劳动者的工资相对于国内高收入者很低,相对于美国劳动者的工资就更低了。
  此外,由于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上升。张丽宾表示,如果把这些考虑在内,中国工资水平的上涨就变得不那么显著了。她认为,人工成本短期内绝不可能拉齐,2020年之后才可能谈这个问题。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