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积极的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创业在就业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为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始终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一年来,四川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系统性思维谋篇布局,以创新性举措破题攻坚,逐步构建起“政策*、平台赋能、重点突破、保障护航”的创业带动就业新格局,实现创业与就业共融互促、共进共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注入新动能。
打好政策“组合拳”,*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四川坚持以强化政策供给为突破,深入推进政策、机制和体系同时发力,全方位*创新创业。一是强化政策提标扩面。出台《关于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税收金融、创业支持体系、创业服务保障四个层面,建立起贯穿创业全周期的政策供给体系。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提高至600万元,创业补贴覆盖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税费减免和融资优惠,一年来共发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47.83亿元、创业补贴5577.5万元,实现政策“含金量”向创业“获得感”的有效转化。二是突出体系服务支持。紧扣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战略,创新实施《“雁归天府·创赢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四川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专项行动及“源来好创业”“贷你创业”等专项活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创业支持体系加快形成。三是加强工作调度推进。深化“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产业必须管就业”的工作理念,省级层面推动建立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调度机制,由分管副省长担任总召集人,27个省级部门协同联动,统筹负责创业工作安排、政策落实和问题解决,“大就业”工作格局进一步延伸。
共筑平台“支撑力”,激发创业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四川坚持以加强平台建设为支撑,深入推进平台、载体和品牌全面发力,多层次赋能创业实体。一是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化赋能,统建全省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管理系统(V3.0),同步整合“四川人社”“四川e就业”等省级服务平台,集成创业信息发布、政策服务经办、创业指导服务等功能,实现创业政策“一网通查”、补贴申请“一网通办”,创业者获取创业政策信息和服务资源更加便捷。二是建设“管家式”孵化载体。统筹全省功能布局,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在成都、绵阳等地重点打造一批创业园区,为创业者提供“管家式”“专业化”服务,促进创业产业快速集聚。一年来全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387个,共为入驻创业实体(项目)减免费用1.78亿元,创业者创业成本有效降低。三是擦靓“川字号”创业品牌。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培育“天府新农人”“川菜大师傅”等省级技能品牌,打响“雁归天府·创赢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品牌,做强“蜀创优品”创业产品品牌,开展“创梦天府”创业指导活动,举办“天府杯”创业大赛,四川创业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持续提升。
聚焦重点“育主体”,壮大创业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四川坚持以培育重点群体为核心,深入推进培育、引育和培训精准发力,加快壮大创业群体规模。一是聚焦创业“头雁”培育。建立青年创新创业成果与行业产业对接长效机制,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围绕“建圈强链”战略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科研人员等创业主力军规模不断壮大。一年来全省创业人数新增27.11万人,创业企业新增4.21万家、实现产值新增0.24万亿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返乡创业人数达132.82万人、创业企业累计60.43万家、实现总产值1.25万亿元。二是支持企业人才引育。完善创业人才引育体系,将带动就业多的创业企业人才需求纳入地方引才工作范畴,在职称申报、人才评定、子女入学、人才公寓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来川创新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给予10万-30万元不等的资助,吸引大批*人才入川创业就业。三是强化创业培训提能。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开展“马兰花”“我能飞”“春蕾绽放”等创业品牌培训,推广网络创业直播培训,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培训。一年来全省开展创业培训4.65万人次,创业者创业能力显著有效提升。
完善保障“优环境”,营造创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包容社会环境。四川坚持以完善保障机制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激励和帮扶持续发力,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一是优化创业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整合多部门创业事项,实现个人创业一件事“一表申请、一体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同时,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等创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推广“调诉衔接”“裁检协同”模式,创业环境日益优化。二是注重宣传激励。构建“立体化”创业宣传矩阵,联合媒体开设创业专栏,多形式宣传创业政策、典型、赛事和服务,讲好四川创业故事,扩大创业宣传的影响力。按规定选树创业明星、明星企业,并给予资金奖励,让“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成为社会共识。三是健全帮扶机制。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试点覆盖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达53.2万人。建立创业失败救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业领域商业保险产品,将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形成“创业有扶持、失败有保障”的良性机制。
链接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CBKtg50L7fk3QxoDkBv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