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人民网南京9月19日电 (王丹丹)19日上午,南京市对外发布“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面向*人才,给予300万元安家补贴和1000—2000万元支持,综合资助*高达1亿元。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两项人才新政,以加快打造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以人才强市支撑*产业强市建设。其中,“人才强市25条”提出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等“五大行动”。“重点产业人才7策”从引才用才、配套机制、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产业人才集聚提供支撑。
人才新政明确工作目标:到2025年,南京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4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10%;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000人,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1.5万人,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超100个,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建成人才高峰;打造一批人才集聚度高、富有南京特色的人才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和人才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才支持计划提优行动主要聚焦高端*、梯次衔接的人才支持体系。比如,面向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制高点,联合在宁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引进*人才,给予300万元安家补贴和1000—2000万元С郑酆献手罡呖纱�1亿元。人才创新载体提能行动提出,规划建设人才集聚平台核心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比如,设立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宁高校院所*学科发展,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此次人才新政的一大亮点,就是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在人才支持范围上,紧扣国家战略任务之要、南京发展所需,面向在宁高校院所、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人才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协同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张新年说。
作为人才工作理论专家,江苏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金生长期关注南京人才工作。“南京有50多所普通高校,*研发平台120多个,形成了1个5千亿级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更应发挥特色优势,畅通‘引育留用’全链条、推动‘政产学研’相融合,实现人才强和科技强、产业强的多方共赢。”在李金生看来,打造特色化、全链条的人才支持体系,是南京的优势所在,也是人才发展的应有之义。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