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长有效期5年、每次*多可停留30天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来了!
2月20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首日,来自广州的6名科研类人才获发首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在仪式现场,广州市6名科研类人才获发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当天,拿到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后,中山大学南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湘东就透露了外出行程。“办好证,马上就要出去对接各项工作。”在他看来,这项政策就像及时雨,极大地满足了创业团队交流、交往需求。
根据政策规定,手持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每次在香港或澳门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张湘东表示,充足的时间对开展实验非常有帮助,更加有利于平台建设。对此,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姬婧也倍感便捷。“以前去香港、澳门只能申请旅游签注,七天太有限了,只能简单参观、走访。”现在,姬婧期待已久的深度学习交流终于可以实现。
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值得注意的是,持人才签注在有效期内可多次往来香港或澳门。这一点,让多位科研类人才频频点赞。姬婧更是直言:“临时有想法也可以随时走,完全不需要担心手续。”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工程师黎杰也有类似的想法,疫情前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香港、澳门开展科研活动。新规落地后,他相信两地往来会更加频繁,“人才可以大展拳脚。”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黄月玲介绍,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惠及人才种类多,受众面广,既有助于内地与港澳加强交流合作,也方便科技、人才等要素流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类人才可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公告,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可以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包括:杰出人才,即对湾区建设发展做出重大突出贡献或者湾区急需的*人才;科研人才,即科研机构副*以上职称人员;文教人才,即高等院校副*以上职称人员;卫健人才,即副*职称以上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及卫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参与在香港、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内地仲裁员,处理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其他人才,即人才、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上述6类人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或者同时申请办理赴香港人才签注和赴澳门人才签注。其中,杰出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5年的人才签注,科研、文教、卫健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3年的人才签注,法律、其他类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1年的人才签注。持证人在签注有效期内可多次往来香港或者澳门地区,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