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2022年年初,人们对中国经济充满希望,年初设下了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5.5%左右的目标。但是在宏观经济运行承压、1076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等因素叠加下,3月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以下简称“青年失业率”)突然走高,达到16%,此后进一步上涨,在7月达到年内新高19.9%,直到11月仍维持在17%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青年失业率高企的现象何时结束?
结构性失业,即工厂工地外卖等领域还是很缺人的,但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厂进场送快递,原因包括收入低,工作累,不体面等等。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原因*主要的还是收入低,只要收入足够高,其他的缺点都可以忍受。工作累算什么,只要给够钱,我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住在公司;不体面算什么,只要给够钱,我可以打扫完厕所后舀一勺马桶的水喝。所以核心问题还是收入差距问题。
那么解决办法就非常简单了,抹平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即可。
不要说什么没钱没利润之类的诉苦,你们要开动脑筋,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像生化环材等行业的收入可能提不上去,但是没关系,可以把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收入拉下来,什么叫双向奔赴啊(战术后仰)。这样所有行业都是低收入,年轻人想对比、想抱怨、想有心理落差都没机会了。
失业率六月后或将走高,就是因为那时候又将产生了一大批毕业生。
当然,找不到工作的本质,不是找不到任何工作,而是找不到符合心理预期的工作。
而青年失业率高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有钱。
随着这十几年经济高速的发展,大量的人员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虽然不一定说是很多钱,但是可以保证他们的子女在不工作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像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周围的很多同事对于非常差的工作也干得津津有味,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果他们不干这个工作,他们就没钱吃饭了。
但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不去工作也能吃得上饭,所以这种工作还能招得到年轻人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就业,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没有那么穷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现在的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鉴于目前的人口基数,可以认为是无穷了,所以绝大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可再生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不可再生的情况下都已经足够用了。
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工作的收益越来越低,甚至为负数,很多年轻人需要家里贴钱工作,负债打工;二是很多工作都是把人当作消耗品来用,干废了一批再招一批。这样工作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不可恢复的消耗,或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让人致郁,或者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死于苦难的煤矿工人,竟然是为了生存才下矿挖煤。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所有工作都是以生命的枯萎作为代价,那么工作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并且现在社会舆论也在为不工作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系列后路。像全职考研,全职考公,全职儿女,这些概念已经替代了原来家里蹲,啃老等一系列不光彩的词汇,于是让年轻人放心大胆的不工作。
更不用说现在还有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线上就业的渠道。所以说很多年轻人不是完全不工作,只是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去某一个公司工作。
年轻人失去的只是工作,迎来的则是一个全新的人生。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