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中新网兰州11月24日电 (闫姣)连日来,法律援助成为甘肃人大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该省通过修改、增设“新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重大疫情”等条例内容,“量体裁衣”细化法律援助责任、拓宽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条件。
22日至25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在兰州市召开,就完善《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草案)》过程存在的疑难点问诊把脉、传经送宝。
“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十年多来,对规范我省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明明指出,目前法律援助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资源分配不均、便民措施不健全等。
甘肃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为民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修订草案“法律援助事项”“不受经济条件限制情形”等内容,使所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便捷的保护。
“甘肃法律援助补贴的落实还不明确。”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华文哲说,法律援助中心是给律师给办案补贴,但中心的正常办案经费,包括调查取证、回访、宣传、培训等项目的资金在一些地方都无法落实。他建议,对此应加以明确。
多位甘肃人大委员表示,随着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条例在法律援助方式、范围、质量管理、指导监督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亟须进行全面修订。而此次修订草案重点从细化法律援助责任、拓宽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强化监督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总体比较成熟。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