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科技巨头和行业垂类厂商纷纷招兵买马,力求占得先机。
8月17日,脉脉发布的《2022人工智能*人才数据图鉴》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紧缺,其中视觉算法工程师供需比*低,仅为0.08。算法相关岗位在*难招前十名中占据七席,算法工程师应届生平均月薪超3.2万元。华为是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储备量*高的公司。
相对于整个行业持续爆发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图鉴》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业算法方向人才招聘难度*大,热度*高。*难招岗位前十名中,有7个算法岗位,3个工程岗位。尤其是视觉算法工程师供需比为0.08,平均12.5家企业争夺一个人才。而在*热招岗位前十名中,7个算法岗位,1个工程岗位,另外2个则是非技术岗位。
鉴于从业门槛较高、供需关系紧张,在薪资方面,人工智能人才起薪普遍较高。其中,算法工程师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平均起薪超过3.2万元。开发工程师平均起薪也达到3.2万。
相比于互联网行业普遍关注的“35岁分水岭”,人工智能行业对35岁以上的职场人更加友好。开发工程师群体中,工龄在5年以上的开发工程师占68.7%,工龄10年以上占22.1%。算法工程师则整体偏年轻化,67.9%的算法工程师工龄在5年以内,平均工龄为4.59年。
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化分布,也影响着不同城市的人才储备规模。《图鉴》数据显示,北京拥有全国24%的人工智能人才,居全国首位。得益于科技巨头和科研单位的布局,杭州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上仅次于北京,拥有16.53%的人工智能人才,超过上海和深圳的总和。
随着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持续涌入,*人才成为决定企业决战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抓手。但面对“粥多僧少”的现状,各厂商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图鉴》数据显示,头部企业是人工智能人才储备的主力军。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四个技术方向上,人才储备量*大的公司是华为,其次是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