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江苏省:全面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2022年1月21日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打造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人才集聚高地;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支规模宏大、层次结构合理、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自主创新科技人才团队;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科技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人才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规划》从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能级科技人才发展平台,营造人才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具体措施。

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

着力培养战略科学家。重点选拔和培养*世界科技前沿、善于整合科研资源的战略科学家。探索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鼓励科学家牵头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领军作用,支持其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需求,聚集创新群体开展长期协同攻关,带动形成一批多层次、多领域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到2025年,*科技创新人才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

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培养办法,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青年人才的支持比例,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支持青年科学家1000名左右,加快建设一支以35周岁以下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探索青年人才长周期考核,鼓励青年人才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努力实现重大突破。鼓励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聚力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大力推进省“双创计划”“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对*人才团队“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力争引进海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3000人。鼓励与海外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国际人才“飞地”等,招引集聚海外人才。

加快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前沿*力、科研资源集聚力、国际话语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计划、重大人才项目中突出支持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对入选“333工程”的科技领军人才,集成政策、项目重点支持。

大力培养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研究制定科技企业家队伍建设意见,遴选培养省级科技企业家2000人,加快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科学头脑和国际视野的科创型企业家队伍。发挥高校院所“身份”优势和地方服务优势,大力推进落户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双落户”制度。

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技服务市场主体,着力引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创新服务能力强、规模适度的专职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深入推进“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推进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

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项目承担单位可将省级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建立创新尽职免责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切实破除“四唯”倾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鼓励激励。实施省级人才贡献奖励,对符合条件科技人才给予贡献奖励。进一步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科技奖励额度,推动科研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

打造高能级科技人才发展平台

加快建设高能级人才载体。优化整合高水平研究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大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加强战略资源布局,推进基地、人才、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支持省实验室建设人才科研特区。深化与国内外*大院大所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在江苏省布局,培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医学中心等,梯次建设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载体,优化重组重点实验室。

打造高新区产才融合主阵地。坚持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同步建设,推动项目、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园区集中,打造一批产才融合示范基地。开展产业链和人才链对外依存度分析,同步规划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加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研究,超前储备*未来发展的人才资源。

突出企业承载科技人才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聘上赋予科创型企业更大自主权。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实体平台和研发项目为纽带开展产学研合作,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单打冠军企业,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整合高端创新要素,建立科技服务、创业孵化、产业集聚、风险投资等平台型公司,带动产业链人才创新创业。

营造人才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

强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拓宽便捷高效的市场融资渠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撬动市场要素支持人才发展。突出人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持续做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人才金融产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资金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持。对人才产业化项目完善支持模式,探索人才项目给予“拨改投”“拨改贷”支持。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办法,推行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融资。

加强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推进科技人才立法,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资源集成,加快布局建设科技资源服务共同体,深化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人才与创新资源对接平台建设,促进各类科技资源的汇聚、开放和共享,着力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创新发展优势。

厚植新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强化科技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培养,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人才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完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打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规划》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系,强化评估与督查等措施强化规划实施。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