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都说,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正悄悄发生重大转变,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中老年人,勤勤恳恳上班,任劳任怨,在厂里上班的群体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群体,厂里已经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农田里也看不到年轻人的驻守。工厂是工业的*大代言人,农田是农业的*大代言人,然而今天我们看不到后继有人的景象,而是垂垂老矣的观感。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为4.9%,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2%,而20一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更高。也充分印证了这一个社会现象,我国失业率出现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中老年就业群体失业率走低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
这种现象需要警惕,毕竟对于这一批年轻人来说,16-24岁就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大致分类:
*类,具有一定的学历,很早就大专毕业走向社会找工作,有的学习很好,就需要考虑就业工作问题。
第二类,早就毕业了,学历不高,基本都是大专以下学历,在校不爱读书,就出来混社会了。
而不管是有一定学历,还是没有学历,从他们的年龄段来说,都是这个国家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社会资源,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学习各项工作技能的*时机,回想现在正处在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中老年群体,可能他们学历也不高,但是一定是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参与社会工作。
不得不说,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丰富,不愁吃穿,很多家庭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因为家庭还是有积蓄的,支撑他们可以不工作,到处游山玩水,增长所谓的见识,*不愿意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工作吃苦。
而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在16-24岁,不出去工作学习,有可能要延长3-5年的时间不工作,也就耽误了学习工作技能的*时机。从而延缓了他们再次进入工作时间,甚至很多人就不再参与工作。这个是需要值得重视,从社会角度而言,这是人力资源的一个巨大浪费,我国现在有大量的中低端技术岗位急需这批人力资源,但是这批年轻人不愿吃这个苦,家里也不愿意,从而造成大量的企业缺乏新生中低层技术人员,只能用年龄偏大的人。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现象:
一、物价不断大幅上涨,人人抱怨。
其实这背后是用工成本大幅攀升,由于缺乏年轻的劳动力,不得不使用中老年群体,给他们更高的工资,以免企业停摆,比如,一些工厂根本找不到年轻人来工作,只能效率不是特别高的中老年群体。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和农业的工作,未来的物价只会越来越高,因为没有年轻人的付出,怎么可能享受到廉价的商品。
二、年轻人抱怨,找不到工作
16-24岁,还有20-24岁的年轻人对工作的观念,早已脱离我国社会现实,他们的工作的观念,就是工资高、离家近、工作环境好、休息时间长,各项福利保障应有尽有,老板还得小心翼翼照顾他们的情绪。
这种观念下,基本上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不可能满足这个群体的工作要求,也基本上无法满足,就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对立,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老板觉得年轻人不踏实,不务实,对工作极为挑剔;而年轻人觉得这些企业都不行,动不动就拿华为、阿里、腾讯等世界500强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来要求中企业老板。
于是,*终,当年轻人都不愿意参与中低层工作,从基础开始学习技能,造成一个双输的局面,老板基本就不愿意雇佣极不稳定的年轻人群体,情愿出高工资给中老年群体,甚至用机器人干活。
总结,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里,泛娱乐化的年代里,年轻人已经深深陷入到“钱多事少离家近,带薪休假两不误”的毒鸡汤就业观念,迷失也正在加速,时间久了也会给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蒙上不少阴影。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