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和储备人才是多数普通家庭学生走向体制内的*道路,只要学生成绩达到要求就有机会入选。
并且这两类人才的选拔过程透明度较强,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不用因为没有背景而担心。
虽然选调生和储备人才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上海前段时间选调生和储备人才的要求不仅高,一年制的硕士生不符合他们的招录要求,甚至中西部地区的多数985院校都不符合上海市的标准,一时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上海人才招录引争议:中西部大学多数被拒,一年制硕士也不受待见
前段时间上海市闵行区发布了青年储备人才以及定向选调生的招录公告,选调生招录15人,储备人才招录45人。
储备人才只有上海圈定的国内30所高校生才有资格报考,而选调生不仅30所高校生可以报考,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也可以参加选拔。
但问题就出在上海市圈定的这30所高校,一些国内公认实力强劲的*985高校双双落选,反而上海中一些非*院校却在入选范围中。
并且这些落选的985名校多处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门面高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进入了上海*范围,但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由上海老交大分身出来的,和上海也属于“沾亲带故”的关系。
于是整个西南到东北地区高校“全军覆没”,包括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老牌985名校。
反观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一系列211院校均已入选。
并不是说上海这几所学校实力不够,而是上海的高校在这30所大学名额中占用太多,以至于让人产生上海不喜欢西南和东北地区大学的错觉。
上海第二点争议较大的关键就在于允许海外留学生报名参加,但是拒绝一年制的硕士生报名。
上海选调生报名对于海归学生有三大限制:首先限制留学生学校在比较权威的榜单中排名处于世界前200名;其次关于留学生本科必须是国内双*高校;*后就是留学研究生学制必须在两年或两年以上。
关于*条留学院校世界前200名这一条就已经卡掉了许多是出国“镀金”的学生,因为世界排名前200的院校多数都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大学,能申请到留学名额的学生自然有真材实料。
但国内对于一年制留学的研究生学历存在很大的偏见,主要原因也是国内有许多留学生让这种学历带上了“水分”。
其实不只是上海不看好一年制硕士,我国有很多省市对于一年制硕士的态度都比较保守。
多数用人单位面对一年制的硕士会格外谨慎,一般会有两种做法。
*种是直接将一年制硕士的学历筛出选项外,第二种就是加大一年制硕士的考核面试力度,防止面试者的学历是从“国外镀金”才获得的。
分析:
对于上海选定的30所高校范围这件事情来说,外地人并没有太多的立场指手画脚,上海市多用上海本地学校的学生并无大错,但是上海作为中国超一线城市,给东北、西南地区学生的机会真的太少。
而关于一年制硕士这件事情就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际上许多公认实力不俗的名校其实都存在一年制硕士,包括牛津和剑桥。这些学生在名校中一年学到的知识并不比在其他学校三年学得要少。
但在东南亚以及一些东欧地区,有数不胜数的一年制硕士学位供国内愿意出钱的学生买学历。
同样是一年制硕士,二者的含金量完全不同,并且后者因为花钱省事的原因,数量会更多,这个不怪用人单位会对这种学制格外谨慎。
从用人单位拒绝一年制留学硕士的情况来看,国内对于留学生的态度已然中立,甚至有些地方听面试者是留学生还会有些警惕,只能说近几年留学生注水情况太严重,招录条件有此限制也是不得已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