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7日电 (万可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全国至少已经有27个省份公布了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的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超10万元,暂居前三。
京沪津非私营年平均工资超10万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2017年增加8143元,名义增长11%。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加3814元,名义增长8.3%。
中新经纬客户端比较发现,非私营单位方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2461元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青海、江苏7省份;私营单位方面,超过全国水平49575元的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重庆、福建等7省份。其中,北京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45766元和76908元,均领跑全国。此外,上海和天津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都超过10万元。
北京市统计局对此解读称,2018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12.9万元提高到14万元。经济平稳运行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低工资标准由2017年的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000元,提高到每小时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120元,保障了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全国平均线的大都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或者直辖市,青海虽然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方面超过全国平均线,但私营单位平均年工资却只有38451元,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此外,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中,黑龙江暂时垫底,为6078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中,山西暂居末位,为34535元。以此计算,北京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黑龙江的2.4倍,北京的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山西的2.23倍。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于私营单位
中新经纬客户端发现,上述已公布平均工资的地区中,其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都明显高于私营单位。以上海为例,2018年上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0270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056元,前者是后者的2.46倍,差距为全国*大;此外青海省非私营单位平均年工资也是当地私营单位的2.22倍。
为何二者工资水平差距明显?
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统计局的调查范围发现:城镇私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城镇非私营单位调查对象是:除了城镇私营法人单位之外,其余城镇地区的法人单位都归在非私营单位类别里;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