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都大力助推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一种名为“慢就业”的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从定义上来讲,“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一边是企业普遍缺人,招不到大学生,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符合期望值的就业岗位,选择不主动就业,或是创业考察,或是准备各类考试。于是,“慢就业”现象也成为了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态中的新问题和新常态。
据统计,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和那些一毕业就工作的大学生相比,选择“慢就业”的大学生一般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小,父母的观念也比较开明,不会因为孩子不工作而感到焦虑,反而会支持孩子进修、游学、考察就业市场或者暂时放松,这也使得这群毕业生拥有了升学、创业、就业等更多人生选择的机会。
就读于浙师大的小石今年即将大四毕业,和班里的不少同学一样,*近她正在埋头准备编制考试。“我之前一直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可惜笔试过了,面试没进。父母建议我明年再考一次,我也想继续深造,所以目前不急着找工作。但在家休息的时间也不能浪费,就打算看看书,先试着考个编制。”小石说,他们班里有不少选择“慢就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计划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也有很多人准备报考机关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可能是觉得现在工作难找吧,尤其是眼下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高,一毕业就想找一个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好的岗位,实在不容易。”小石表示。
事实上,“慢就业”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受到大学生求职观念转变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家庭条件普遍改善的结果。随着经济负担压力的减轻,不少毕业生没有赚钱养家的紧迫感,父母也乐意孩子暂缓就业,更长远的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而 “慢就业”的过程能为毕业生提供缓冲期,让他们更充分预见自己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轨迹。
但“慢就业”并非适合所有人,抛开各种因素,“慢就业”需要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普通家庭的大学生不一定“耗”得起,如果慢上三年两载,还容易被打上“啃老”的标签。需要提醒的是,从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来看,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初次就业期望值都比较高。所以,就算是选择“慢就业”,也应对自我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切不可眼高手低,忽视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与自我能力的匹配性,*后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情况。
其实,“慢就业”说到底就是个性化就业,*终目的还是让大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而不是懒就业、不就业,甚至是畏惧就业。所以,建议毕业生们还是应从多个角度建立起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慢而有度,厚积薄发,脚踏实地地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