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必须舍得做人才的“长线投资”
2007年8月4日来源:
“一个拿着微薄收入的工人是不可能做出阿玛尼的。”
“必须要重视人才,以前过度以成本为导向,现在必须考虑如何发挥人才的价值。”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认为,在低成本扩张的时代,一些老板的理念就是靠榨取工人的劳动,如果还不改变理念,将来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许多制造业企业过去是不重视人才的。甚至不知道人才在市场上的价格与待遇。”张建国告诉记者,以前服装制造业,设计师才2000~3000元/月,“这怎么可能吸纳*的设计人才呢?”又譬如说吸纳*的品牌经理,没有10000元以上的月薪,怎么能吸纳到行业中*的品牌经理呢?
正如雅戈尔董事长李如刚所说:“一个拿着微薄收入的工人是不可能做出阿玛尼的。”
事实上,对人才的管理正是中国企业家*大的弱项之一。过去的两年里,Hay公司的中国区总裁陈玮对40多家企业规模上100亿元的企业家进行了访谈,而每当陈玮请被访者回答当前*大的挑战时,人才的短缺常常成为答案。“他们也许是*不重视人才培育与储备的企业家”。在Hay公司对中国企业家与全球其他国家企业家的对比中,中国企业家一个显而易见的弱势就是“重于进攻、疏于防守”,打价格战是好手,但在组织能力建设、人才储备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培育上却显的薄弱。
“站在未来,你会看到,一批企业会成长起来。他们有着明显不同的人才结构,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在行业中马上能体现它的竞争优势。”张建国劝诫那些漠视人才的企业,“有些事情并不是能固守的住的,时代在变化,企业必须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在张建国看来,企业员工工资成本的递增并不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果建立了产品的品牌和渠道,中国企业员工的工资即使上升1倍,其劳动价格参与国际竞争,也还有竞争力。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缺少合理的人才结构。譬如缺少那种真正懂得国际化渠道的人才,这类人才有经验,能帮助企业建立起全球渠道。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很难寻找到此类人才。这种缺失将是长期的,除了引进,更需要5~10年时间传、帮、带,通过培养来形成成熟的国际化人才市场。
“企业在人才方面要有长远打算,不能只强调短期。”张建国说,否则在高成本时代,企业有了发展机遇时,有了资本实力,却无人才支撑。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